神医华佗每年都会外出行医,无论山高水远,无论盛夏深冬。
有一年,华佗在乘船外出的路上,感染了风寒,口干舌燥,咳嗽不止,还伴有发热,不巧的是,他所带的治疗风寒咳嗽的药丸已经给病人用完了,并没有给自己留。这时,华佗抬头望去,看到不远的岸上有一片橘林,橘子挂满了果树,他心想,先买点橘子吃吧,没有药丸,吃橘子能先解解渴,于是他告诉船夫靠岸,上去买了一大筐橘子。回到船上,华佗太渴了,拿起橘子连皮带瓤地吃了好几个。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,华佗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没有怎么咳嗽了,嗓子也舒服多了,心想,自己并没有吃药啊,怎么病情自己好转了呢?回想这一天,除了多吃了几个橘子,其他的和往日并没有什么不一样,莫非橘子可以治咳嗽?
第二天,华佗把橘子分给同样感染风寒的两个船夫吃,让他没想到的是,一个船夫吃完就不咳嗽了,但是另一个船夫却还是一直咳,没有好转的迹象。华佗感到非常奇怪,于是就问两个船夫。原来,他们一个和华佗一样是连皮带瓤吃的橘子,而另一个只吃了橘子瓤没有吃橘皮,这样看来,是橘皮起到了止咳的作用。后来,华佗把剩下的橘子瓤吃了,把橘皮都留下了。
过了几个月,华佗外出行医回到这里,发现这些橘皮都被风干了,他不知道风干的橘皮还能不能用,正巧有一个患者前来就诊,正是患了风寒咳嗽,于是华佗就把风干的橘皮煎成药让他服用。没想到,患者病情好转得更快了,效果更好了。原来,风干的陈皮比新鲜的橘皮更好用。从此,华佗就一直用陈皮来治疗伤风咳嗽,沿用至今。